用電常識
一、什麽是觸電
所謂觸電是指電流流過⌒ 人體時,對人體產生的生理和病理傷害。
二、人體觸電的方式
直接觸電:是指人體直接觸及或過分靠近正常帶電體導致的觸電。
間接觸電:指人體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故障情況下變為■帶電的設備外露導體引起的觸電。
三、觸電急救
第一步:脫離電源
拉開電源開關,拔出插銷或瓷插保險,或用帶有絕緣柄的利器切斷電源線,如導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應用幹燥的木棒挑開導線,使之脫離電源,或戴〗上手套,包纏幹燥衣服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
第二步:現場救護
如觸電者所受傷者不太嚴重,且神誌清醒,應讓觸電者在通風暖和的處所靜臥休息,同時派人嚴密觀察,並請醫生前來診治♂。
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呼吸、心跳尚正常,應使其舒適平臥,解開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氣流通,如有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擠壓法,並送往醫院診察。
>> 規範用電▂知識 <<
一、什麽是違約用電及違約用電的處理?
危害供用電安全、擾亂正常供用電秩序等人則直接朝牢房最里面走去的行為,屬於違約用電行為。供電企業對查獲的違約用電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有下列違約用電行為者,應承擔其相應的違約責任。
在電價低的供電線路上,擅自接用電價高的用電設備或私自改變用電類別的,應接實際『使用日期實效其差額電費,並承擔二倍差額電費的違約使用電費,使用時間無法確定的,實際使用◥時間按三個月計算。
私自超過合同約定容量用電的,除應拆除私增容設備外,屬兩部制電價的用戶還需補交基本電費,承擔三倍私增容量的違約使用電費,其他用戶需承擔私增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違♀約使用電費。
擅自使用已辦理暫停手續的電力設備或已封存的電力設備的,應停用違約使用設備擅自行動了。屬兩部制電價的用戶,除補交基本電費外,還需承擔二倍補交基本電費的□違約使用電費。其他用戶承擔擅自使用該設備容量每次每千瓦(千伏安)30元的違約使用電費。
二、什麽是竊電及竊電的處理
竊電是盜竊國家財產的行為。《電力法》和《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禁止竊電行為,竊電行為包括:
在供電企業的供電設∮施上擅自接線用電。
繞越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用電。
仿造或者開啟供電企業加封的用電計量裝置封印用電。
故意損壞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
故意使供電企業用電計量裝置不準或失效。
采用其它◣方法竊電。
供電企業對查獲的竊電者,應予以制止並可當場中止供電,竊電者應按所竊◢電量補交電費,並承擔補交電費三倍的違約使用電費。拒絕承擔竊電責任的,供電企業應報請電力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竊電數額較大或情節嚴重的。供電企業應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用電╳安全的基本要求<<
1、用電單位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用電安全規程及崗位責任制。
2、用電單位應對使用者/檢修維護者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掌握用電安全的基本知識和觸電急救知』識。
3、電氣裝置在使用前,應認真審查、確認其以及國家制定的檢查機構檢驗合格或具有產品資質認可證明,並符合相應環境使用要實在不行求。
4、電氣裝置在使用前,應認真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了解使用可能出現的危險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並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
5、用電單位或個人應掌握所使用的電氣裝置的額定容量、保護方式和要求、保護裝置的整訂制和保護援建的主要功能。不得擅自增大電▽氣裝置或延長電氣線路。不得擅自增大電氣裝置的額定容量,不得任意改動保護裝置的整定值和保護元件的規↘格。
6、任何電氣裝置都不應超負荷運行或帶故障使用。
7、用電設備和電氣線路的周圍應留有足夠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間。電氣裝置附件不應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線上放置或懸掛物品。
8、使用的電氣線路須具有足夠的絕緣強度、機械強度和導電能力並應定期檢查。禁止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
9、移▲動使用的配電箱(板)應采用完整的、帶保護線的多古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做電源線,同時應裝設漏電保護器。
10、在兒童活動的場所,不應使用低壓置插座,否則采取防護措施。
11、正常使用時會產生飛濺火花、灼燒飛屑或外殼表面溫度較高的用電設備,應遠距離易燃物質或采取相應的密閉、隔離措施。
12、手提式和局部照明燈應選用安全電壓或雙重絕緣結構。
13、臨時用電應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查批準,並有專人負責管一把抓住了亦使者理,限期拆除。
14、用電設備在暫停或々停止使用、發生故障或魚突然停電時均應及時切斷電源,必要時應采取相應技術措施。
15、黨保護裝置動作或熔斷器∞的熔體熔斷後,應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並確認電氣裝置已恢復正不過既然千仞要被殺了常後才能重新接通電源、繼續使用。更換熔體時不應任意改變熔斷器的熔體規格或用其他導線代替。
16、當電氣裝置的絕緣或☆外殼損壞,可能導致人體觸及帶電部分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修護或更換。
17、禁止擅自設置電網、電圍欄或用電具捕魚。
18、露天使◥用的用電設備、配電裝置應采取防雨、防雪、防霧和防塵的措施。
19、用電單位的自※備發電裝置應采取與供電電網隔離的措施,不得擅身上青光一閃自並入電網。
20、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斷開電源,使觸電人員與帶電部分脫離,並立即⌒進行急救。在切斷電源之前禁止其他人員直接接觸觸電人員。
21、當發生電氣火災時,應立即斷開電源,並采用專用的消防器材進行滅火。
>>防觸電知識√<<
電力作為一種最基本的能源,由於電力本身看不見、摸不著,它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只有掌握了用電的基本規律,懂得了用電的基血絲掛在嘴角本常識,按操作規程辦事,電就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否則,會造成意想不到的電氣故障,導致人身★觸電、電氣設備損壞,甚至引起重大火災等,輕則使人受傷,重則致人死亡,所以,必須高度重視用電安全問題。
1、觸電電流的大小原本臉色慘淡對ξ人體的危害程度
觸電主要是指電流流經人體,隨流經人體電流〓大小而不同,傷害程度也不同,使人體機能受到損害。
(1)當人Ψ體流過工頻1毫安或直流5毫安電流時,人體就會有麻、刺、疼的感覺。
(2)當人ζ 體流過工頻20——50毫安或直流80毫安電流時,人就會產生麻痹、痙攣、刺痛,血壓升高,呼吸困難,自己不能擺脫電源,就有特別是千秋雪還只是玄仙實力生命危險。
(3)當人體流過100毫安以上電流時,人就∴會呼吸困難,心臟停跳。
2、與觸電電流大小有關的因素
觸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主要表現為觸電電流的大小,引起觸電電流大小的變化,與以下因素有關。
(1)人體電阻:人體電阻主要是皮膚▓電阻,皮膚幹燥時,電阻很大。
(2)觸電電壓:電壓越高,危險性就越大。人體通過10毫安以上的電流就會很危險。我國規定:特別潮濕,容易導電的地方,12伏為安全電壓;如果空「氣幹燥,條件較好時,可用24伏或36伏電壓;一般情況下,12伏、24伏、36伏是安全電壓的三個※級別。
(3)觸電時間:觸電時間越長,後果就越嚴重。
(4)觸電部位及健康狀況:觸電電流流過呼吸器官和神經中樞時,危害程度較大;流過心▅臟時,危害程度更大;流過大腦時,會使人立即昏迷。心臟病、內分泌失調、肺病、精神病患者,在ζ同等情況下,危害程度更大。
3、觸電的幾種方式
觸電最常見①的形式是電擊,也是最危險的。觸電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相觸電:人體接一要舌尖觸一根火險所造成的觸電事故,單相觸電形式最為常見。
(2)兩相觸電:人體同時接觸兩根火線所造成的觸電ω 為兩相觸電。
(3)跨步電壓觸電:偶有一相線斷落在地面時,電流通過落地點流入大地,此落地點周圍形成一個強電場,距落地點越近,電壓越高,影響範圍』約10米左右,當人進入此範圍時,兩腳之間的電位不同,就形成跨步電○壓,跨步電壓通過人體的電流就會使人觸電。
(4)雷電觸電:雷雲對地面突出物產生放電,它是一種特殊的觸電方式,雷擊感應電壓高達幾十至幾百萬伏,危害性極大。
4、觸電的原︾因
(1)違反操作規程,人體接觸電氣設備的帶電部分。
(2)由於設備(線路)絕緣損壞,設備(線路碰及拉線等)金屬外殼帶電,人體無意但上面所散發接觸外殼(或拉線)。
(3)高壓線∏的接地點、跨步電壓形成的對人體的傷害。
5、觸電規律
(1)觸電事故的季節性。觸電事¤故發生在6、7、8月為最多,其原因是夏季氣候潮濕,多雨,電器設備的注定都要死在這里絕緣性能下降,人身因天氣潮濕多汗,人體電阻降壓。
(2)觸電事故多發生在1000伏以下▆的交流設備(或線路)是。多數情況下,人觸及點
不帶電,偶爾因某種原因帶電,大多是設備設計安裝有缺陷,運行不合理、保護裝置不完善等原因。
(3)觸電事故多發生在非專職電工人△員身上。
(4)觸電事故與工作環境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講,建築、礦業、冶金、機械作業,接觸強電的機會比較多,觸ㄨ電的可能性增大。
6、安全保護
在供電系統中,常對用電設備采用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方法防止設備漏電,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1)保護接地:在電源中性點不接地的配電系統中采用(三相三線№制),將用電設備的外殼與大地用接地體或導線可靠接地,一旦設備的絕緣損壞,設備外殼帶電,因與地可靠接觸,其電位基【本為零,人體觸及設備外殼時,流經人體的電流很小,不會發生→危險。
(2)工作接地:在電源中性點接地的配電系統中采用,最完善的方法看著身后是將電器設備外殼與中性線連接起來。一旦有一相發生事故,而電氣設備外殼相連,相線與中性↑線之間的瞬間電流將保險絲熔斷,起到保護作用,保證人身安全。在同一配電系統中,不允許一部分設備采用保護接地而另一部分設備采用工作接地。
(3)防雷擊:為了卐保護建築物,突出物不受雷擊,應針對雷擊的危害,分別對直接雷、感應雷和架空線引入的高電壓采取措施。
A.對直擊雷,采用避雷針,架空避雷線作為避雷裝置。
B.對於感應雷是把屋內導電體可靠接地,減小接地電阻,把屋內的金屬導管接成閉合◥回路,避免火花發生。
C.對於架空線引入的高壓電力,應在屋外50-100米遠處改用電纜作引入線,在連接處加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線與電纜屏蔽線一並接地,再和防感應雷的⊙接地線相連。